随着水治理成效不断提升,北京河湖水质变得越来越好。在这春日踏青的好时节,亮马河、城市副中心大运河航线游船陆续开启今年首航。
(资料图片)
城市副中心航线:感受千年运河文化
3月19日,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游船拉响汽笛,开启今春首航。游船分别由大光楼码头、二号码头、漕运码头、柳荫码头出发,从水上联动起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北区、中区和南区,游客可乘船体验多条航线,从不同侧面感受千年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城市副中心多河汇聚,被誉为“北方水城”。除运潮减河、潮白河、翟减沟属潮白河水系外,其余均属北运河水系,整个北运河水系流域面积791平方公里,占87%。可以说,大运河的命运是城市副中心水环境变迁的一个缩影。
北运河位于“九河末梢”,承担着北京城区90%的排水任务。尽管常年有水,但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,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,人口迅速膨胀,北运河的水质逐渐恶化,甚至一度处于劣Ⅴ类。
进入本世纪后,北运河打响了“还清战”。自2013年起,北京市连续实施“三年治污行动”,清违建、拓河道、建湿地、净水源、治黑臭、兴植绿……北运河沿线再现水清岸绿。
2021年,北京市、天津市、河北省首次建立京津冀供水动态保障机制,从密云水库、官厅水库、南水北调中线等工程水源,对永定河、潮白河、北运河等进行跨流域生态补水。2021年,大运河北京段全线通航;2022年,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,并实现了京冀段旅游航道互联互通。
如今,在城市副中心,运河上游船南来北往,两岸绿意葱茏、水鸟成群,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映成趣,运河两岸成为水绿交融的生态走廊。
御河航线:体验“皇家水道”风光
北京城内唯一的皇家御河航线(北京动物园-颐和园)将于3月25日试航,4月1日起正式通航。航线共开放3个码头,分别为动物园码头、紫御湾码头、颐和园南如意码头。
御河又称长河,是历代京城的引水河道。清乾隆年间,长河经过疏浚修缮,成为皇室成员的专用水路,因此又被称为“皇家御河”。长河分为北长河、南长河,现在说的长河通常指南长河。
早年间的南长河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水,为了让河水流动起来,北京市水务部门在南长河中游紫御湾船闸处安装了提升泵,通过管道将下游的水提到上游,再顺着河道往下放,以达到循环的作用。
南长河历经多次不同功能、不同侧重点的治理与建设,本着以绿为本、以史为脉、以水为先、滨河两岸景观空间一体化的理念,通过对河道主体及周边滨水空间的改造,实现了“游线成环”“四季见绿”“文化传承”“生态持续”四方面的品质提升。
如今,南长河已成为北京城的知名风景画廊、景观走廊、文化长廊、生态绿廊。
亮马河航线:包揽六公里水岸风情
3月18日,亮马河6公里航线开启今春首航。游船穿行水上,蓝绿交织的水岸间,即兴戏剧、潮流运动、灯光大秀一一上演。
亮马河航线由“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”一期、二期航线组成。一期航线全长2公里,串联起亮马河沿线10个观景点;二期航线新增设碧沙码头、郡王府码头、红领巾码头,从朝阳湖,经郡王府,下穿东四环到红领巾湖。
2016年起,亮马河启动风貌改造工作,对亮马河进行清淤拓宽,恢复水生态系统,同步建设景观廊道。经过四年治理,“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”落成并通船,原本破碎、狭窄的滨河空间贯通了。
目前,亮马河东三环桥下滨水绿道贯通项目正在实施中,预计今年5月通行。届时将全面实现亮马河18公里滨水绿道“横向串联,纵向通达”。
北京市水务部门提示:如遇恶劣天气、紧急事故、突发事件(风力达4级以上或强降雨以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),部分航线游船将停航,请广大市民提前关注相关信息。
关键词: